李阳月:别样年味在心头│非常时期

李阳月:别样年味在心头│非常时期原创 分水岭文友 26:00

收录于话题

#李阳月作品辑

的图片

年初二的上午,阴沉的天空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看着窗外的雪景,我心里开始纠结:明天要不要去几位舅舅家拜年?按照老家的过年习俗,去舅舅家拜年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我们家都是安排在年初三,出门走亲戚的第一站,几乎是雷打不动的惯例,延续了几十年。老婆也在一边嘀咕:现在疫情这么紧张,还是别走亲戚了吧。我没有接这个话茬,也没表态,在这件事情上,我不能完全自作主张,还得看老妈的态度。因为舅舅是老妈的娘家人,给舅舅拜年也是体现对母亲家族的尊重。

正在我踌躇的时候,老妈走了过来,主动开了口:明天就别去几个舅舅家拜年了,都在家待着吧,今年春节不走亲戚了。我如释重负,连忙说:好,好,这样大家都安心了。

春节不走亲戚,这好像也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却在中国大地上源源流淌了千百年的传统习俗中画下了一个特别的记号,用“百年不遇”来形容也不为过。过去农村虽然穷,但淳朴的人们对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还是非常敬重,甚至是敬畏。春节里哪怕是提着几包红糖当礼物,也要把各个亲戚好友走个遍。春节似乎在用一种规矩和仪式提醒着人们:你还有这门亲戚,你还在乎这个朋友。即便是遇上了什么天灾人祸,过年时的走亲访友还是断不了的,谁也不敢冒这个“大不韪”。

但这个传统却在今年破了例,百年不遇的事情让我们遇上了。

以往,空寂了一年的小村子,都会在过年前后迎来四面八方归巢的游子而热闹起来。今年的气氛却有些冷清,人们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凝重,疫情成了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很快,防疫宣传进村入户,出门的乡亲都戴上了口罩,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开始实施,村道交通管制,村口有人值守……虽然是偏僻的乡村,但我感觉每个地方、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在和国家的应急反应同频共振。十四亿人的中国是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这就是当下中国状态最真实的写照。

与处于疫情一线的大城市相比,乡村的空气中虽然飘荡着一丝紧张和不安,但却没有那么恐慌、忙乱和疲惫。特别是初二的一场雪,让小村子的屋顶、田野、河堤一片白,仿佛与外面的世界又做了一层隔离,显得更加静谧。没有了亲戚走动串门,家里也没有那么忙乱。我们一家人围坐一桌,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喝几杯小酒,唠唠家常,反倒回归了过年应该有的那种家的氛围。以往一过完年初一,天天出门跑亲戚,很少和家里人在一起吃饭。今年过年每餐都能和老爸老妈在一起吃饭,也有更多的时间近距离端详老爸、老妈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每餐还能和老爸对饮几杯,没有客套的劝酒,只是静静地喝,感觉喝下的是悠长的岁月,醇厚的回忆。

距离乡村千里之外,全国各大城市疫情进展的数据实时呈现在网站、电视以及人们的手机上。不断变化的数据的背后,是各个城市不断加大力度的防控行动和各个岗位上人们的超负荷运转,很多人忙得无暇过年。而每天新增的死亡数据,则意味着有很多人在这个春节里要永远失去至亲的人,这种生离死别又是怎样的一种痛啊!

庚子年的春节,因一个国家抗击疫情的全民动员而显得别样的悲壮,一定会令历史铭记和动容。这个春节也会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留下别样的滋味,并在生命中烙下一个深刻而重要的印记。经历过这场肺疫浩劫的人们会更加懂得:这是一个紧密连接的时代,他人的命运也会关系着自己的命运,个人的命运更与国家和社会休戚与共。一个国家和社会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全世界也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身在其中的公民光有个人意识的张扬还不够,我们还要在价值观中种植下公共意识、社会责任。只有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世界美好,我们个人的命运和生活才会好。如果只想着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便你积累了万贯身家,世界某个角落里冒出来的一粒微小的病毒就能让你万劫不复。

节令如期而至,正月十一立春。愿春风浩荡,把世间的阴霾一扫而光;愿大地回春,我们在暖阳下相互拥抱,畅快呼吸。

李阳月,六安金安区人,九十年代末来南方发展,从事过媒体采编、人力资源服务等工作,现居广东东莞。中国猎头专委会常委,皖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马拉松大众一级选手。业余爱好写作和跑步,坚持做一个脑勤、腿勤的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素泡屋 » 李阳月:别样年味在心头│非常时期

赞 (0)